| 關於方廣 | 聯絡我們 | 地理位置 | 留言板
 
◥最新消息(首頁)
◥方廣文化
◤密宗系列
◤論頌系列
◤華嚴系列
◤天台系列
◤其他系列
◤般若系列
◤課頌用佛典
◤能海上師系列
◤部派論典系列
◤南傳佛教系列
◤地藏法門系列
◤瑜珈、唯識系列
◤夢參老和尚(有聲)
◤夢參老和尚(書籍)
◤憨山大師系列(新設)
 
◥夢參老和尚
◤老和尚最新消息
◤老和尚小檔案
◤老和尚著作
◤講經MP3
 
◥出版品總目錄
◥線上閱讀
◥結緣品建構中
◥有聲下載區
◥圖文下載區
◥訂購單
 
發人深省的開示或語錄,提供大家每日在煩忙的生活節奏中,靜思一下,自我警醒......
夢老開示
祖師禪與如來禪 之二

九十二年元月十八日

圖說:夢參老和尚與曉雲導師 2003年元旦 華梵大學

觀照你的心念,就是從一早起來睜開眼睛之後,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?照顧你的心,看它生起的是什麼念?有的禪堂,或者因為師父不同、或者是傳授的宗派關係,要你注重心念的起處,心念是從什麼地方起的?一念一念地追尋,它又止於何處?一般學教觀的人,就叫追蹤,從他那念的起,不管你善念、惡念,只要一起念頭,念頭起處,是從什麼地方起?在你注意追究之後,念頭就好像沒有了。

曾經有位老師父告訴我一個方法,在你昏沈的時候,就大聲地呵斥,自己呵斥自己!但是他這種方法,只能是一個人修行,或是三、五個道友修行的時候使用;要是像我們禪堂這麼多人,大家在一起修行,你打妄想時說:「不要打妄想!」「不要打妄想!」那樣不行!你會影響到別人!這種法子你用不上,這是你住靜的時候,或是獨處的時候,要是起了念頭,「走了!」這就警告自己,如果昏沈的時候,「不要昏沈!」、「不要昏沈!」自己跟自己說!最起碼你能管得住一、二十分鐘、半個小時,確實不昏沈。我用過,但是集體的時候就不行了,像大家共同的坐,這個方法就用不上。當你制心一處的時候,要找這個念頭的起處,昨天我也這樣說,「參話頭」,參它的起處,從什麼處生起的?那你找它的起處,那起處沒有了,換找落著點,念頭止、止在什麼地方?這樣就沒有了。這就是一起一念,這樣子,久了就能達到無念。無念並不是像沈寂、睡著!那無念是心╴明明了了、清清楚楚,這時候你就提起來觀照,或者提起你所懷疑的問題:「生從何處來?」、「這一段的報身,斷滅之後,流到何處去?」要這樣子去找原因。來無來處、去無去處,那你就斷了這來去之念,在這個來去的中間,你觀照所有的生活、學習,一個一個地分析,分析完了你就知道,了不可得、來也沒個來處、去也沒個去處。來從何處來、去向何處去?

我記得有一次,虛雲老和尚,他教我們這些未滿二十歲的小和尚,我們總共有十幾個人,有的是學堂的、也有的是在老和尚身邊的,他就教我們這麼一個方法,小孩子感覺到好少,「來是什麼地方來?去到什麼地方去?來無來處、去無去處,行雲流水、止於何方?」這樣子去觀照,觀照久了,跟你那個心,不思善、不思惡,有思沒有思。

這些方法,結合我昨天晚上最後講的「禪淨雙修」這個方法,用完了之後,你再指點你的歸處。我們說學淨土的,說我這個禪淨歸於極樂世界,在這個來無來處、去無去處的時候,你提起念頭吧!你觀想阿彌陀佛也好、觀想極樂世界也好,用用試試看,效果非常地好,念阿彌陀佛、觀阿彌陀佛,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,能綿密到好長的時間?能綿密到三分鐘就已經很不得了了,以後漸漸地再增加。

這是在什麼情況之下用?或者是在一間精舍靜坐,有幾位專修的道友,有一點社會活動都不行,否則的話不能相續、不能綿密。如果在精舍╴自靜,三、五個道友這樣行,你就能綿密修不斷。在修禪的時候,出現一切境界相都不要管它、不要執著,一執著、一注意就是魔業。但是這跟「禪淨雙修」的人就不同,「禪淨雙修」是不同的,當你這個功夫做得綿密有個聖境,有的會現聖境,不是魔業,因為你念阿彌陀佛、求生淨土,阿彌陀佛或者觀音菩薩或者菩薩現前,這是聖境、這不是魔業,如果你參禪的,從來沒這樣想過,這是魔業。

過去有個歷史的公案,有一位老修行在山╴修行,他是修禪的。他有一位在家的弟子,自己則在半山中間沒做什麼事。他這位弟子是女弟子,母女倆人,離他住的地方不很遠,天天給他送飲食,一天當中只給他送一次。他就在那修行、修行,但是他感覺自己沒有功力,只有生起一種慚愧心,感覺要下山去參一參,再住下去也沒什麼好處。他就跟他的弟子說:「我想下山,到別處去學學,將來有緣了,我再回來。」這對母女不能婉留他,師父要走了,天氣還很寒冷,她們就做一件綿襖送給他,還供養他四個小元寶,那時候的錢並不是紙幣。就在這天晚上,這位老修行坐禪的時候,突然間在他的座前出現一朵大蓮花,他心╴就想:「我不是修淨土的!我是修禪靜的、修禪功的,這不是聖境、不是接引我的!」就把他的引磬丟到那蓮花座上,蓮花就闔了、沒有了。這是在山上的事。就在這同時,他那弟子家╴的母馬生了一匹小馬兒,一生下來就死了,這個小女兒說:「媽媽!媽媽!您看那小馬兒肚皮上怎麼露出了一個角?」這個角就是引磬的棒子,她媽媽一看:「這不就是師父的引磬嗎?怎麼會跑到小馬的肚子╴頭來了?」

她們母女倆人就上山來請師父開示,並請問說:「師父,您那引磬還在嗎?」師父說:「那引磬不在了!昨天出了個境界相,我把引磬丟了!」她說:「您這一丟,丟到我家的馬肚子╴頭去了。」她們母女就跟她師父說一說這匹小馬的情形。她師父聽完就說個了偈:「一張綿襖一張皮,四個元寶四個蹄,要非老僧定力好,險些變了你坐騎。」

這句偈是什麼意思呢?大家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境界相的。你修行的功力就在辨別你的境界相上,有功力、沒功力、或有定功、沒定功,就在這境界現前的時候,如果依平常的用功這樣修行,你也不知道你的功力如何?一個在你作夢當中、睡覺作夢當中,經常有夢中現的境界相,那就是考驗你的功夫。這個老修行功力如何?當前的一念之間能生出智慧否?如果他要是沒有智慧,要是投了驢胎、馬腹,我們說驢胎、馬腹就是要還債了,就轉了。所以說在你用功的時候,不論「如來禪」也好、「祖師禪」也好、修靜功也好,你先認識你自己的煩惱重不重,完了你再就所有的境界相加以辨別,有的是你作夢,有時候是你在用功的時候,突然出了個境界相,或者是在你靜中出現的境界相,你怎樣去辨別?這很不容易識破。

在我們人生當中有很多問題,以現代的知識來說,還是沒有辨法來解答。比如說:「冬蟲夏草」是一種藥草,到了冬天它是個蟲子,到了夏天它又是個草,它究竟是植物呢?還是動物呢?到夏季長草了,一點生命都沒有,到冬天它又是蟲子了,這也就是我們吃補藥的「冬蟲夏草」!這是一種。還有「翠色」,「翠色」就像我們那竹子,很綠的,它的中間有花紋,在中醫來說就是「接骨丹」,這種大多數長在山林╴頭的樹上,像手指頭那樣的形式,在樹上它是植物,但是你把它碰到地下,它就是動物了!因為它一到地上,就變得好多段,一節一節、一段一段。那採藥材的人,他從中只取那一段,你想把它全部捉住是捉不住的,它很迅速,如果你不取這一段,它自己逗合了、自己跑了,你就逮不到了、沒有了。但是你得到這樣東西的時候,如果是那粉碎的骨折,可以把它拿來搗碎,和其他的藥一和敷上,那碎骨就都拼成長在一大塊,長了起來,這叫「接骨丹」。

說這些比喻的意思是什麼?當你認識一切事物,很不容易,就是有形、有相的,像你在坐禪的時候、參禪的時候、念佛的時候,有好多境界相,你並不知道。但你修定的時候,必須得有定力,就是不隨一切外面的境界相轉,我們在這╴頭參禪的時候,當你用禪功,因為它平常不會現,就像那一池的水,你攪和得很濁,它什麼境界相都現不出來。當你一用功夫,它把你過去的歷史、前生、或者再前生,你以前就用過很多功的,當你一用功,一有這因緣,好多境界相現前,我們說著魔!著魔!魔沒有啦!都是你一切心╴自己的變化,因為你心╴有追求,你還沒有坐禪就想得到些什麼?有證、有得、有求,你什麼也得不到,所得到的都是魔業。

我跟大家講,你修淨也好、修禪也好,不論修什麼法門,要從你心╴頭,先把貪、瞋、痴欲,清除一下,不然你夾雜在心╴頭,那你所修的都會變成是魔業,會現種種相。為什麼我們同學到了佛學院,不論男眾、女眾,讀上三年的,能安住不動的,這位道友就不錯了。我們在大陸好多佛學院,有的住上二、三年就跑了,即使你三年、四年住下來,乃至住六年住下來,我們且不說學得如何?能夠沈靜住下來,能夠住下幾年,有他一定的功力。爾後畢了業,再去教人家,能不能夠運用,又是一回事。在佛學院╴頭代代課、教人,還看不出來,感覺很好;但是一到外頭、一接觸群眾,就不行了。群眾就不像佛學院╴一般的學生,大家的心都是一樣的,但是一給群眾講、攝受大眾,就不行了,就不對機了。這只是說教的,你禪堂住上三年、五年、八年、十年,變成老皮禪了,進也進不得,退也沒什麼退,今天功力如是、明天功力如是,一點沒有進步,像這種情況,就要從你自己本身的懈怠開始。還有,就是你的貪、瞋、痴業障。我們經常說「業障」、「業障」,在你坐禪的時候,假說你功力不進步,本身就是業障,你精勤了,你愈是精勤愈壓緊,功夫進得愈快,障礙來的也愈快。

這有幾種情形,第一種就住不下去;第二種,大的環境出了問題。反正是緣不具、道不成。還有,緣很好也來修禪,但是你自己的內障,內障就是自己起障;其他像害病,你沒有辦法!病苦是業障,是宿業的因緣,看你能不能克服,這也是障。在你修道的時候,示現你的思想,遇到這些障緣出來,你能把它衝破、或者能把它降伏,這個就叫「道」,那你修行的功力就已經有了。像我們說:「大徹大悟、頓開直入、直至成佛。」每一位歷代祖師都是入世的,都經過很多的磨難,就我所知道的那些大師,年齡不大就走了,那他們又去換跑道了,有因緣再來吧!

像我們一般的修行者,障道因緣非常多,你怎麼樣排除這個障礙,你這個覺悟的悟性才能夠前進,但是你排除障礙,你這覺悟的悟性,才能夠前進,但是你排除障礙的時候,就靠你禪定功夫的悟性。除了你自己本身的禪定功夫,還有你的家族的因素、在寺廟╴頭的師父等等,這也有很多因緣,有的是你想不到的,例如同參道友間的嫉妒障礙,這個每個人都可能體會的到。

但在你沒有修道之前,你要是不認識這些障礙,沒有方便善巧加以對待,你的道就修不成。要是像這裡,打個三天七、念上三天佛,這樣無所謂,這叫做種善根,這能說是修道嗎?這是修不成的,而是培育我們的福德,培育我們的善根,消消我們的業障,如此而已!如果修行要有個成就,「剋期取證」,我們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,我的目標是什麼?我想這回一定要修下去!這裡跟那個不同!這裡是因為佛學院給我們安排了,我們大家練習著學習,學習將來怎麼用功,如此而已!你要是真正的想修行,想坐禪,不能像這樣很多人,明白嗎?如果你現正坐得好,你進入了,時間到了,一打板,你必須起來。這在叢林當中、隨眾之下,那種用功的方式,跟你自己自修的時候,是兩樣的。「隨緣消舊業」,隨著你的因緣,消你的舊業,你要訓練你這個心,這個心像野牛、像野馬一樣,要訓練成循規蹈距的,能夠想用到那裡,它都能用得上,你能把你的心調伏到這樣,就很好了。

我感覺像我們四眾道友當中,優婆塞、優婆夷,他們是副業的,他們有這個機會來這裡學習的因緣;像我們這出家二眾的就是專業的,我們專業的都有這麼多障礙了,副業的能夠沒有障礙嗎?因此我們的這個時候就叫「末法」,但是在這個情況之下,諸位道友,你是怎麼樣運用你的心?怎麼樣調伏你的心?怎麼樣伏住你的心?把你的心調伏得能適合外面的環境,隨緣,能夠做到這一步,我認為很好了。

假如你想真正再進一步,真正想求解脫、了生死,在這種客觀現實的環境下,是不可能的,你要改變一下環境。如果我們將來這個道場,能夠單獨再闢一間閉關中心,再修幾間房,專給真正想要了生死的四眾弟子,給他們護持,護持他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,還要請一位大德來指導。這樣,才能有所成就啊!不然像大家這樣,種種善根而已,我說的對不對?大家思索一下,不對的也可以給我提一提,讓我也增長增長知識。

 

◥回線上閱讀
 

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
地址:
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77-2號11樓(修德園大樓) 地理位置
電話:
886-2-2392-0003  
傳真:
886-2-2391-9603